1、雍正四年,雍正以其结党妄行等罪削其王爵,圈禁,并削宗籍,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同年,患呕病,病甚重,雍正四年九月初八日薨。
3、 允?各方面的情况足以表明,他绝非是一“柔懦”、“软善”“易于挟制”之人,而是颇有领导才力,善于博取众心。
4、事实上,允?也有极残忍的一面。
5、他不遵皇父 “诫酒之训”,在家常常酗酒,“醉后要乱打人”,曾将同其乳公、乳母结怨的御史永(雍)泰痛打[注:《文献丛编》第3辑,《允祀允礻唐案?秦道然口供》, 另参见《清圣祖实录》卷235,康熙四十一年十月癸卯]。
6、雍正三年(1725年),护军九十六因“不遵伊之指使”而被“立毙杖下”,王府长史胡什吞“以直言触怒,(允祀)痛加{上竹下垂}楚,推入冰内,几致殒命。
7、”如此凶悍之态,与其平日的作风举止,大相径庭,真实地反映出允?本性中的另一面。
8、同时,也表明他在大多数场合下,具有较强的克制力,比较冷静,能够将性格与伤风中的暇疵与弱点,尽可能地藏而不露。
9、 允?的待人处事作风,具有灵活周全,不拘泥于规制与名分的实用色彩。
10、这种非正统性,是他不同于其他皇子的另一突出特点,也是他在众臣中很有人缘,受到拥护的原因之一。
11、 胤?继位后所定允祀的部分罪状未免有夸大处,但无不体现了允?在办理政务中所奉行的一个基本方针,即改革以往治理帝丧时縻费钱粮过多,兴师动众,礼仪过繁的做法,尽量节约钱粮,就简务实。
12、这些改易旧制,讲求实效的举措,透露出允?思想中对于部分儒家礼法的蔑视,同时也必然加重其已有的罪责。
13、它显然了一种革新精神,以及不为自身计的勇气与魄力。
14、然而允?建议的上述节约措施,被认为是“不忠不敬”之举,雍正帝一概拒绝采纳。
15、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情况出允?与胤?两人的政策分歧,尤其是对于封建礼法所抱的不同态度。
16、 据允?的老师何焯家人说,一次允?正在与老师谈话,“福金从门外望见,就大笑起来,笑声闻之于外”,而允?见此,并未生气。
17、足见,允?虽然从小在康熙帝的严格督教下,学习儒家经典,但对于儒家伦理纲常观念的接受,还只是停留在表层,他本人及其福晋的部分言行,仍不自觉地表现出满族传统习尚。
18、康熙帝曾批量斥允?“素受制于妻”,这并不排除后者想通过福晋笼络妻家戚属,以扩充其影响与实力。
19、不过,允祀对嫡福晋“不守妇道”之举熟视无睹,并不怪罪,是否也反映也他与儒家正统伦理观念有所相悖的处事态度,以及不务虚名的作风特点呢?(注:未录全)。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