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熊锦阳)在江西省龙虎山上清镇,有一位“鸭司令”,不论严寒,不惧风雨,他总是晨星而去,戴月而归,一个人默默行走在山林之间,守护着这里的青山绿水。十六年来,他呵护着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中华秋沙鸭,先后换了9台相机,拍摄了20多万张照片、1万多个G的视频,为中华秋沙鸭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他就是全国“最美护林员”、龙虎山景区上清镇护林员肖冬样。
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鸟中大熊猫”。每年3月末、4月初,中华秋沙鸭飞回北方,度过半年多的繁殖期后,于10月底南迁,在我国南方越冬,江西、湖南等地有较大种群数量分布。
2004年,肖冬样成为龙虎山景区上清镇的一名护林员,2007年,中华秋沙鸭首次现身龙虎山景区泸溪河,也是从那时起,巡护中华秋沙鸭的任务落在了他的身上。
“最开始我还分不清各类候鸟的区别,也不会使用相机,就是凭着兴趣记录一下。”肖冬样告诉记者,随着越来越多的专家亲临研究,他学习到的相关知识也越来越多,“16年来,我每年都要和中华秋沙鸭打交道,对中华秋沙鸭在龙虎山的越冬种群习性也算是了如指掌,当地的村民们都亲切地称我为‘鸭司令’。”
每年冬季,中华秋沙鸭都会来龙虎山栖息越冬,但是它们的栖息点往往位于远离人烟的山中,这使拍摄中华秋沙鸭的一手资料变得十分困难。“到了冬天,凌晨四五点我就要起床,带着相机、三脚架这些设备先骑半个小时电动车,然后沿着铁路走半个小时,再撑竹筏过河,最后还得穿越一段山林,如此才能来到秋沙鸭栖息点。”肖冬样说。
中华秋沙鸭的警惕性十分高,为了能够近距离观察拍摄,详细记录中华秋沙鸭的活动情况,肖冬样每年都得提前做好准备。“每年10月初,我就会准备观测点的设置,平时就要用柴刀开辟出路径,接着选择好适合的位置布置伪装网,一般都会设置十几处,等来年中华秋沙鸭全部返程后我再全部回收,确保在观测途中不惊动中华秋沙鸭。”肖冬样说,为了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在中华秋沙鸭还未来到栖息点时,他就要提前潜伏在伪装网中,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早上出发时我就会准备好水和中午吃的干粮,这样就不需要回家,能节省出更多时间观察。”
在中华秋沙鸭离开后,肖冬样就会在泸溪河沿线开展护鱼行动,打击非法捕鱼、维护河岸植被,保障越冬中华秋沙鸭的食物来源和栖身场所。“护林主要是护林防火,然后还得保护栖息点两岸的植被,以及河里的鱼群数量。只有生态环境好,越冬食物充足,秋沙鸭下半年才会继续过来,才能留得住。”
如今,在龙虎山泸溪河畔,每年来此越冬的中华秋沙鸭数量稳定在了80只左右,最多时可达上百只,已成了中华秋沙鸭的主要越冬地之一。“每年我都非常期待它们来这里过冬,这么多年的相处陪伴,它们早已是我特殊的‘家人’。我会一直守护好中华秋沙鸭,也守护好龙虎山的绿水青山。”肖冬样说。(完)
责任编辑:刘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