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堪称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提到当时最为著名和杰出的诗人,浪漫主义“诗仙”李白和现实主义“诗圣”杜甫无疑是标准答案。时间来到晚唐,李商隐、杜牧两位优秀的诗人在诗坛活跃,因为恰好与李白、杜甫同姓, 他们便被人称为“小李杜”。
杜牧的代表作可谓数不胜数,如感慨晚唐统治者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凭吊古战场时联想到社稷安危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乔”等等。相比之下,他的祖父杜佑尽管官至宰相,论知名度却远远不及。作为晚唐名臣,杜佑的仕途极为成功,但其一生最大的成就却是一部耗费了他三十六年才终于编成的书——《通典》。
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杜佑生于京兆万年县,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一带。早在两汉时期,京兆杜氏就可谓人才辈出,后来更是逐渐成为了关中士族的代表之一,唐朝初年,深受唐太宗器重的宰相杜如晦就出身于京兆杜氏。作为这个显赫家族的一员,杜佑年纪轻轻就得以依靠恩荫轻松踏上仕途,递补担任济南郡参军、剡县丞。
(资料图片)
后来,杜佑前去投奔与父亲有旧的润州刺史韦元甫,并在偶然间协助其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于是被后者举荐为司法参军。此后,韦元甫历任浙西观察使、淮南节度使,不管到哪里任职都将杜佑带在身边。大历六年(771),韦元甫在任上去世,杜佑这才回到朝廷,并担任工部郎中,后历任江西青苗使、抚州刺史等职。
唐德宗即位后,杜佑被召回朝廷再度担任工部郎中,数年后河北诸藩叛乱,杜佑被任命为度支郎中兼和籴使,负责向前线调运粮草。建中三年(782),由于得罪了嫉贤妒能的宰相卢杞,杜佑被外派为苏州刺史,后改饶州刺史。次年卢杞遭贬,紧接着泾原兵变爆发,唐德宗被迫出逃至兴元,杜佑则被其封为岭南节度使。
贞元三年(787),杜佑总算回到长安,他先是被封为尚书左丞,后出任陕州观察使。两年后,他又被加封为检校礼部尚书、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母亲去世后他本该守孝,但唐德宗却宁愿夺情也要留在继续在任。从惊人的升迁速度和唐德宗坚决挽留的态度来看,杜佑在唐德宗的心目中显然颇为重要,以至于一刻不能缺失。
贞元十九年(803),杜佑官拜检校司空、同平章事,终于正式拜相。两年后,唐德宗病逝,唐顺宗继位,但唐顺宗很快便因为大力推行改革而被宦官群体联合守旧派大臣一同逼迫退位,史称“永贞内禅”。同年八月,唐宪宗被拥立上位,杜佑官拜司徒,封岐国公。元和二年(807),杜佑上书请求致仕,但唐宪宗没有批准。五年后,杜佑又以疾病为由先后四次上书,唐宪宗这才允许他致仕。同年十一月,杜佑病逝,终年七十八岁,朝廷为其赐谥“安简”。
根据《旧唐书》记载,杜佑极其喜爱读书,哪怕当了宰相每日政务繁忙,仍然坚持夜读。正是因为通过大量阅读积累了渊博的学识,杜佑才能够完成堪称巨著的《通典》。早在大历元年(766),也就是杜佑初入官场时,他便开始了《通典》的编纂工作,但直到贞元十七年(801)才终于完成,前后共历时三十六年。
《通典》一名当中的“典”字指的是历朝历代的典章制度,而杜佑将其划分为了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九个类目,这九大门类又被细分成了足足一千五百余条子目。目前存世的《通典》据统计共有约一百九十万字,如此体量的巨著自然不可能只记载了唐朝的典制。
事实上,《通典》中记载的各种制度最早可以追溯至传说中的黄帝、尧舜时期,而最晚则以唐玄宗天宝末年为止。想要将跨度如此之长的时间内历朝历代各方面制度详实记录,的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且,和《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这种由帝王主导,倾举国之力编纂的典籍不同,《通典》近两百万字皆出自杜佑一人,可见其学识之深厚。
除了客观记载历朝历代的典章制度外,杜佑也十分重视对这些制度进行评议。一方面,他将前人对于历代典制的看法收录在书中;另一方面,他也提出了许多自己的观点。举例来说,杜佑极其重视经济的作用,他认为首先要满足百姓丰衣足食的需求,他们才会接受教化,人们衣食无忧、知书识礼,社会自然就会稳定而繁荣,这也是他将“食货”作为《通典》中第一部分的原因。
综上所述,尽管人们更熟悉的是他的孙子杜牧,但杜佑同样是那个时代一颗璀璨的明星。相比于在仕途上封公拜相的成就,杜佑的《通典》时至今日依然拥有巨大价值,为我们了解古代典章制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如此看来,在千余年前就能够甘愿耗费三十六年去完成《通典》的杜佑实在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