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运会接近尾声。赛场内,运动员交上赛事答卷;赛场外,主办城市成都也交出了“赛事+”的营城答卷,涉及基础建设、低碳环保、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方方面面。以赛为媒,成都构建的“赛事+”格局愈发清晰。
▲东安湖体育公园游泳场馆(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资料图】
“赛事+营城”打造新成果
大运场馆成最显性体育遗产
“已经有这么多场馆了,还有必要再建新馆吗?”这是国际大体联夏季大运会主任赵晶在最初申办大运进行考察时提出的疑问。
对于这一疑问,成都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这是城市发展的战略,是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所需,这也能让市民可以在家门口就有丰富的体育文化生活。
赛事即将结束,再回溯这一疑问,答案依然是肯定的。成都大运会,成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创办以来首次对遗产工作进行全面规划管理的一届大运会。这其中,大运会体育场馆是大运会留给这座城市最为显性的体育遗产。
成都大运会总共有49个场馆,其中新建的只有13个,其余36个均为改造场馆,这本身就体现了可持续利用的理念。同时,新建场馆与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均达到了绿色建筑的二星级标准,改造场馆大多数在高校,赛后将用于高校的体育事业发展,有效防止了闲置浪费。此外,成都在其中22个场馆打造智慧场馆运行管理平台,成功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体育特色基地,全市大型体育场馆设施综合水平进入全国前五。
受益于硬件的提升,在大运场馆能赛尽赛、能开尽开的推动之下,仅在2022年就面向社会免费或者低收费开放近8万小时,服务市民群众超过509万人次,举办各级各类赛事730余项,推动了全民健身在成都这座城市蔚然成风。大运会结束后,这些场馆还将继续用于成都的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
从另一维度看,场馆的外观设计和内部装饰充分展现了巴蜀文化,体现了成都特色,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许多场馆已成为成都这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
在建设世界赛事名城的目标体系中,体育场馆全国领先是首当其冲的指标。坚持办赛、营城、兴业、惠民理念,场馆赛后利用大有可为,这也让赛事名城建设站上新的台阶,对国际知名体育赛事的吸附力更强。
▲自动驾驶巴士(成都市科技局供图)
“赛事+兴业”凸显新优势
绿色低碳正成为最持久优势
“绿色、节俭、必须”,是成都大运会遵循的办赛原则,绿色办赛也成为成都“赛事+”的又一实践领域。
推进低碳能源广泛应用上,因地制宜使用可再生能源。比如,凤凰山体育公园、简阳东来印象等场馆配置地源热泵系统;在双流区的网球比赛场馆,发电玻璃被用来为指示路标供电;在成都大运村运动员下榻的酒店,1800多块发电玻璃提供清洁电能。
统筹低碳场馆建改用上,凤凰山篮球场馆外立面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切换模式;新都香城体育中心雨水回收系统年节水3000吨以上,基本满足绿化养护用水。
保障赛时绿色出行上,大运会期间共有1340台新能源大巴和1000余台新能源小车用于交通服务,龙泉赛区配备50台氢燃料车用于赛事保障。大运村到中心城区场馆交通90%以上使用新能源车,大运村内部100%使用新能源摆渡车。
强化资源再利用上,大运村以“建改结合”方式全面融入成都大学,简化运动员公寓房间陈设,房间内除易耗品95%物资为租赁,可回收再利用。
助力绿色低碳新体验上,在“碳惠天府”平台增设“低碳大运”专区,推出公众碳积分捐赠、赛时碳积分翻倍等活动,助力低碳大运;在大运村餐厅打造光盘行动、废旧塑料瓶兑换纪念品等场景,增强绿色低碳体验感、参与感。
在推进赛事碳中和上,赛事筹备、举办、赛后全过程碳排放量约37万吨,由8家本土企业捐赠的国家核证碳减排量、林业碳汇和“碳惠天府”机制的碳减排量进行抵消。
细数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低碳运营、低碳参与和推进赛事碳中和六个方面的大运成果,不难看出,绿色低碳理念贯彻到大运会筹办、举办和赛后全过程。作为实施绿色低碳办赛的践行者、助推低碳生活的倡导者,成都大运会成为一场展现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成效的绿色低碳体育盛会。
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再到如今的成都大运会,“绿色办赛”理念一脉相承。作为大运会绿色低碳实践遗产,力争赛后1个月发布的《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报告》值得更多期待。以大运会为撬动点,绿色低碳也正加快成为成都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
▲乒乓球机器人(成都市科技局供图)
“赛事+惠民”营造新体验
“科技感”生活就在家门口
智能翻译对讲系统搭载新一代的 AI 翻译无障碍交流体系,为整个大运期间全线提供83种语言在线互译、文本转换和语音合成服务,真正实现无碍交流;3D照相馆能在3秒不到的时间里完成800张人物姿态细节数据捕捉,再通过AI技术叠加转化为极高精度的3D模型,最后以微米级的精度输出制成一比一还原且可清晰看到头发丝的3D真人手办;降温冰背心实现温度调节功能,广泛运用于大运会志愿者群体……本届大运会上,承载“成都心意”的“黑科技”密集亮相。
170余项技术产品覆盖30余个场馆,为办赛、参赛、观赛提供科技支撑。这是“赛事+科技”“赛事+惠民”的又一实践。
借助大运会应用场景,各类创新资源在蓉城汇聚,并闪耀出创新创业创造的科技之光,自主创新的成果在这里得到充分应用,为智慧大运添彩助力,为产业发展赋能,为营城惠民贡献科技力量。
近年来,成都科技创新能级不断提升,在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中排名全球第29位,每年都有20余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在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15万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17家,这些科技创新的发展为科技赋能大运提供了有力保障。
大运兴城,赛事惠民。在大运会之后,这些新技术、新成果将在成都得到推广应用,将真正让科技成果融入城市发展,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满满的“科技感”生活。
成都,自古就是一座具有创新基因的城市。如今,成都更是将充满时代气息的“务实创新”运用于重要赛事中、传承于城市精神中,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对成都而言,大运会不仅仅是赛事,更是“赛事+”的重要实践场域,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在这里相互作用,赋能赛事筹办的同时,也为城市发展提供多维度支撑。(盘和林)